24节气 |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2023年秋分时间开始:9月23日 14:49:46结束:10月8日 21:15:23农历八月初九 周六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秋分三候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三候水始涸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武汉最近几日降水持续,正是应了过了秋分就会降雨降温的景。日最高气温低于三十摄氏度,早晚温差加大,今年的武汉“秋分”节气将在雨水之中迎来,大家要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防止着凉。武汉正在“入秋”的进程之中,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冷暖变化极不规律,是各种疾病多发的季节。特别是近期雨水频频,大家出门应随身携带雨具,如果不小心淋了雨,可以通过泡热水澡、喝姜茶、艾叶泡脚、多喝热水等方法来预防感冒发生。农谚称,秋分有雨来年丰,意思是说秋分节气的时候若下雨,第二年会有一个好收成。这样想来,即便是秋雨绵绵的天气,也会觉得充满了希望。秋分养生收养神气 保持平和秋分时节,养生保健有讲究,首要原则是顺应节气,与大自然保持一致,应当收敛神气,保持平和心态。即在精神情志方面要收敛各种嗜好、欲望,保持宁和的心境,“使志安宁”,顺应秋之“容平”。注意饮食  润燥补气秋分前后天气比较干燥,红薯和胡萝卜这两种食物都有很好的润燥作用。其中,秋分前一般气温偏高,属于温燥,适合吃一些清凉的食物来抑制这种干燥,所以胡萝卜更好,因为胡萝卜不仅可以调节“温燥”的平衡,还能补气、消食。而有些地区秋分以后天气开始转凉,气候特征是凉燥,这个时候就更适合吃红薯,因为可以温热养肺,同时也可以润肺。此外,坚果、秋蜜等也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利于秋季的身体保健。秋季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朋友,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进食(尤其是饱食),因夜间进食影响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或加重胃溃疡。秋季穿衣 要冻也要捂中医学有一种养生理论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秋冻”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不过,“春捂秋冻”是相对而论的,是有条件的。年轻人、身强力壮之人,添加衣物的时候可以晚点、强度都可以稍大些;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因为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即使正常的秋冻,有三个“禁地”——头、肚脐、脚是要严加保护的。1、头入秋后外出的时候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额头上出汗水时不能见风。这是因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2、肚脐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3、脚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脚是个非常好的选择。轻缓运动 循环气血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秋季以养“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实在没时间,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也大有裨益。此外,可选择一些宁心安神的娱乐活动,如书法、绘画等,也可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鄂(2022)0000011©武汉长春观·道教十方丛林·全真龙门

查看详情

教育就是,像秋分一样,张弛有度,恰如其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有道是:“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正式入秋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今天卷毛爸爸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秋分节气的魅力 1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三候:水始涸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2 秋分传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逐渐延伸到了现在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祀月亮的地方 3 秋分习俗习俗一:祭秋月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流传说法所以古代秋分的主要习俗是祭月习俗二:吃秋菜在岭南地区秋分时节有吃秋菜的风俗秋菜其实就是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紫绿色相间和鱼片一起熬汤称为“秋汤”口感非常鲜美习俗三: 竖蛋“秋分到,蛋儿俏”秋分日,地球处在一种力的平衡状态中可以让鸡蛋更容易地竖立起来习俗四:粘雀子嘴秋分这天大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一些汤圆用细竹子叉着置于田边地坎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表达了农民美好的愿望和想象 4 秋分诗词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秋分更好地感受二十四节气卷毛爸爸特别创作了一份《秋分节气历》包含:含义、美食、动物、植物习俗、古诗、诗人、中国色8个知识点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学一学、涂一涂、填一填增长孩子的知识和见识为未来的阅读写作打下基础【1元全套】- 【END】 -插画|卷毛爸爸编辑|涛涛点个“在看”,不失联哦

查看详情

素材推荐

视频素材

文章素材